首届江苏高校新文科大讲堂在我校开讲

来源:宣传部作者:吴向裕/文 郑晓坡/图时间:2024-05-17浏览:10设置

  5月15日下午,首届江苏高校新文科大讲堂在我校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综合实验大楼报告厅开讲,来自全省56所高校近200人参加会议,共同讨论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我校校长周汝光,副校长赵鹏出席活动,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主持活动。活动由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我校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创院院长杨亦鸣主讲。

大讲堂现场

  杨树兵在活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推进江苏高校新文科建设要积极落实新文科建设“四大计划”。2023年10月,江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意见》,聚焦推动江苏高校文科教育迈向更高水平,提出实施“四大计划”,为江苏新文科建设绘制了远景蓝图、规划了路线方案、制定了任务目标。全省高校要全面挖掘江苏文化底蕴,广泛邀约学界、业界名家大师,着力打造高水平、多模块、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共享的新文科大讲堂。要扎实推进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各高校要积极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征,积极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驱动,实现对文科教育使命目标的重新定位和质量变革;围绕实施江苏新文科交叉人才培养先锋区建设计划,加大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打造文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江苏方案。要切实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育人。各高校要用好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积极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科教育组织新模式,布局一批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

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讲话

  周汝光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首届江苏高校新文科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是三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推动江苏高校文科教育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积极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进行了扎实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如建立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语言科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期开展跨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专业的改革与研究。2021年5月,学校4个项目入选首批江苏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其中3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下一步,三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文科专业建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校长周汝光致辞

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主持

  本次大讲堂主题为“催生新形态、发展新赛道、形成新动能——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由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协同机制的双学位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改革实践”负责人、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主讲。讲座聚焦新文科建设背景与路径分析、新文科建设的江苏师大实践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三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神经语言科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探索,给全省文科教育与研究提供了有效遵循。

杨亦鸣教授主讲

  近年来,江苏高校积极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途径推进专业改造与重组,以科技赋能为特色推进教育教学手段变革,以政产学研用融合为方式推进实践路径创新,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改革探索,形成了厚植优势、集成创新、特色鲜明的高校文科教育新格局。在2021年教育部认定的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江苏25所高校共74个项目成功入选。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新任务,江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意见》,聚焦推动江苏高校文科教育迈向更高水平,为江苏新文科建设绘制了远景蓝图、规划了路线方案、制定了任务目标。系列举措旨在推动新文科教育出理念、出人才、出成果,推动全省新文科建设集成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审:郑晓坡,二审:殷子钰,三审:孟召学)

返回原图
/